一、强化品牌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一是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等为主体的新媒体矩阵,每天推送文旅宣传信息介。每年邀请国内外2000多家旅行社、媒体采风团赴青体验考察,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加强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专门文件,就丰富旅游业态、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品牌争创、税收扶持等方面明确余项激励措施,并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重点人才支持计划,每年设立1800万元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对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政府贷款贴息、用地计划指标等,加强要素保障。
二、推动全面融合,塑造全域旅游供给新品质。一是“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施文化地标、旅游目的地双打造工程,优先利用历史遗迹、名人故居、传统村落、文博展馆等文化载体布局旅游景点、串联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二是“旅游 + 关联产业”广泛融合。目前,全市发展研学旅行基地11处,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60个,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三是“互联网+旅游”融合应用.搭建旅游电商服务平台,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八喜旅游网被已与省内1078家旅行社签订协议,为1500余万人次提供了旅行服务。
三、抓好全域共建,拓展全域旅游发展新空间。一是先后修复建成阜财门、魁星楼等36处历史文化建筑和116条古街巷,打造56平方公里的云门山森林公园,建设城市公园95处。二是培育高质量集群片区。今年以来,新筛选入库投资过亿元文化旅游重点项目13个,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0.2亿元。
四、实现全民参与,凝聚全域旅游发展新力量。一是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鼓励本土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业,共有500余家本地企业、商户成功转型;大力吸引外来投资,合展集团、蓝城集团先后进驻青州旅游市场;支持当地居民以土地或产权入股等方式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全市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30余家,实现旅游就业人数14.3万人次。二是增强群众文化旅游体验感。全市共建成13处旅游志愿者服务工作站,4600人注册成为旅游志愿服务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