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郯城县归昌乡乡村季风现代农业示范园,只见一座座冬暖式蔬菜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亮得有些晃眼。大棚里,不时传出种植户们的欢笑声。3月19日下午,在该园区承包大棚的谢德宝请了帮工,忙碌着采摘西红柿。
笔者掀开帘子走进了谢德宝家的大棚。眼前一片丰收景象,又肥又嫩的叶片下挂着一串串红艳艳的西红柿,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听到动静的谢德宝转过了头,赶忙和笔者打招呼说。
“效益还不错吧?”笔者问。
“挺好的,春节期间,批发给上海的客商每斤达到3元,一亩地毛收入估计能赚个2万元以上呢!”谢德宝回答。
采访中,笔者得知,谢德宝在该园区一共承包了6个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火龙果,春节前西红柿已经出售了一批,当时售价每斤3元,总共卖了大约10万元。
笔者目测了一下,谢德宝所在的这座大棚4米多宽,80多米长,大约2亩左右。“种西红柿,居然这么高的效益,真的不错啊!”笔者情不自禁赞叹了一句。
“这还不是乡里引导得好。”谢德宝请来帮忙采摘的附近村民许保芹停下手中的活,向笔者介绍起情况,“以前,这些种植户都使用高毒农药治虫,以为没有虫害就能丰产丰收。可是,采摘时,客商都嫌农药超标,压根卖不出去。好不容易来个收购的,价格却低得可怜。后来,乡农技中心来了技术员,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种植、标准化生产,吸引了青岛、南京、上海等许多地方的销售商来抢购,价格都翻番了!”
走出谢德宝的大棚,放眼四周,大棚鳞次栉比。笔者不看也想得出,大棚里有着怎样忙碌的村民,怎样开心的笑容!
(李静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