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近年来,青岛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青岛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品牌化、信息化,打造千亿级产业链,探索畜牧业发展的“青岛打法”。
规模化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为夯实这个基础,青岛通过畜牧部门上下联动,龙头企业和养殖场户横向互动,市场和政策共同推动,规模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市共落实各级扶持资金4亿多元,创建畜禽标准化规模场88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场48家,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畜产品规模化贡献率达到88%。我市已形成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肉鸭、肉兔七大优势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农业“国际客厅”。截至目前,已签约总投资500亿元的15个涉农大项目,新希望六和、牧原、唐人神、正邦等全国知名农企纷纷布局建设产业一体化项目,为青岛畜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产业化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我市以畜牧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行“公司+规模户”“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营方式,打造畜牧业“接二连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畜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肉鸡、肉兔出口分别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三;过10亿元畜牧业龙头企业10家,2019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突破900亿元,“新六产”融合发展初见成效。
把品牌培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让品牌培育成为行业普遍共识,品牌兴牧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我市采取“一免两不”(即免除企业无公害认证费用;不参加无公害认证不给予各类荣誉称号,不给予各级财政扶持资金)政策,共认证“三品一标”畜产品310多个。目前,全市拥有区域公用品牌4个,山东省知名品牌7个,市知名农产品品牌17个、青岛农品品牌7个。田瑞集团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崂山中华蜜蜂取得全省首个蜂产品无公害认证;康大、万福、波尼亚入选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名单。
为抓好畜牧业品牌化,我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壮大优势产业育品牌,形成以正大肉鸡、万福生猪、九联肉鸡、环山蛋鸡等龙头企业为引领,集种苗繁育、屠宰加工、生产流通等全过程、全环节的优势产业链和品牌集群。结合“青岛农品”宣传树品牌,组织以“绿色农品、世界共享”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推介青岛优质畜禽产品;里岔黑猪、崂山奶山羊、琅琊鸡、中华蜜蜂等一批“土字号”、“乡字号”进入百姓餐桌,成为城乡居民关注、喜爱的地方特色名牌。借助重大活动推品牌,田瑞鸡蛋等名优产品成为上合峰会等重大活动畜产品专供基地以及军供畜产品基地。
推进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据了解,我市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分别提前1至2年完成省和国家规定的规模养殖场配建任务,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95%,在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考核中获优秀等次。
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首先是以资金撬动促发展。据悉,我市利用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整县推进项目1.2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近10亿元,资金撬动比率超过1:8,以县域为单位、以废弃物集中收集处理+沼气(生物天然气)清洁能源生产+农业废弃物种养循环利用+第三方社会化服务为主要运转方式的综合利用体系基本建立,实现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其次,自我加压促提升。在提前完成国家要求的基础上,我市在全国、全省率先提出将全市7000多个养殖专业户纳入配建范围,力争今年底实现养殖专业户设施配建任务“清零”。
最近一段时间,智慧畜牧在青岛成为热词,各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让青岛畜牧业实现了提档升级。我市已建成国内领先的畜牧业信息化系统,实现15个平台模块及20个监管APP模块的开发应用,与农业农村部、省内多个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共享,全市近7万个监管对象纳入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为全国畜牧兽医行业“互联网+畜牧业”应用提供成功案例。
国内首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实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全程双线(APP和电话)信息化监管;国内首个畜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信息化管理子系统;国内首个与农业农村部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连直报平台对接共享的系统,对全市330个关键点实时视频监控,124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车及生鲜乳运输车视频监控及北斗实时定位;国内首个完整的智慧蜂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移动综合服务监管、蜂箱物联网(RFID)管理、蜂产品追溯、风险监测和评估等创新功能……一个个“国内首个”,为青岛畜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岛将对标先进,提前谋划“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在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兽药、畜牧机械等全产业一体化发展上做文章,力争“十四五”期间将畜牧业打造成千亿级产业链,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