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路街道城市发展存在物业类投诉案件多、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三多”特点。
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治理形式,以隆基家园小区为试点,探索实践出一套红色党建引领与基层社会治理“睦邻自治”相融共进的新模式,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小区睦邻自治当中来,晒样板,树标杆,以点带面推动整个街道睦邻建设,是深化街道无物业、开放式老旧小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创新举措,关乎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睦邻自治,不能是干部干百姓看。通过党员、“两委”成员、网格员上述“三员”,党建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双网配合”,打造“三员双网”体系。通过此体系,隆基家园小区业委会2019年换届后,7个成员中有3名党员,确保党的声音传递到业委会,让业委会有了“主心骨”的同时,充分激发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睦邻自治的积极性。隆基家园小区党支部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炒”掉不干实事的物业企业,成立由小区居民自发组建的物业服务中心,实行“业主自治”。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归根结底还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睦邻自治首先要给居民提供参与的平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网格员巡查发现问题+党员楼道长走访搜集问题+小区党支部汇总问题+社区党支部统筹协调问题+物业服务中心(物业企业)解决处理问题”的五级联动社会治理体系,并制定五级联动社会治理议事会议制度。截至目前,隆基家园小区通过“五级联动”已对如何解决小区绿化、车辆乱停乱放、居民住宅电梯运行安全等30多项问题进行了民主协商和解决。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通过实施“四审四议三公开”制度和编制管理公约、明确公章代管、设立公管账户等措施等措施,保障睦邻自治安稳落地,有序开展。截至目前,隆基家园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已从物业管理费用中列支23.8万元,分别用于小区自行车棚建设,小区绿化、居民楼内部修缮等,公示后小区居民无一提出异议。通过制定实施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使广大业主清楚了解和掌握资金的去向,维护广大业主合法权益,保障睦邻自治安稳落地,有序开展。
“住在一栋楼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却没有交流过。”这是如今很多小区邻里关系的一个缩影,尤其我街道流动人口较多,左邻右舍零交流现象格外突出。将流动人口看作是一种资源成长型人口,与户籍居民一同纳入睦邻自治,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生动实践。为营造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弘扬邻里奉献、友爱、互助、和睦相处的传统美德,各社区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睦邻文化活动,形成了“百花齐放 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隆基家园小区党支部以“睦邻自治”为切入点,凝聚一批小区贤者达人组建矛盾化解、文体活动、未成年辅导、维修服务、扶贫帮困等志愿者队伍,每个月为小区居民户免费磨刀、更换水龙头和照明灯、疏通下水道、节日期间免费为居民张挂彩灯、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等服务的同时,组织开展“幸福三月天,美丽女人节”、“老年走秀”、“携子同窗”、猜灯谜、跳蚤市场等各具特色的“携手共建和谐家园”活动,使其成为提高居民素质和小区文明程度的载体,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沟通亲近机会,拉近了邻里关系,营造了和谐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居民尤其是“新市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助推千家万户睦邻自治。
业委会和物业企业明显感觉到:有了“主心骨”,抓工作更有方向了,搞服务更加顺畅了。
社区干部普遍认为,开展工作比以前顺了,矛盾纠纷比以前少了,关心社区的人比以前多了。
通过党建引领小区睦邻自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矛盾纠纷有效破解,小区物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物业投诉明显减少,社区氛围更加和谐,进一步加深了居民尤其是“新市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居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